分享到: | 更多 |
卷首語
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辛可艮
本刊特稿
學習的自覺,在習慣與風氣中養成
——福建省總工會“書香工會”建設報道(上)/鄧崎凡 于靈歌 張花妹
建格局 明路徑 求實效
——產業工會推動企業工資集體協商的做法啟示/山西省陽泉市財貿工會工作委員會
青藍攜手赴盛會 師徒結對傳匠心/秦潔 張偉
主席論壇
對建設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的思考/曾向榮
封面故事
以初心致匠心/孫宇
將職工維權服務送到職工身邊芝罘區總工會創建“可移動式”職工維權品牌/叢方圓
專欄/言論
工會干部服務職工不能“端著”/陳明
監督,讓工會花錢更透明/董柏云
專欄/以案說法
勞動者不愿意隨廠搬遷,可以向單位索要經濟補償金嗎?/劉業林
調查研究
新時期不同類型產業工人思想狀況分析與對策/河北省總工會辦公室
制造業一線職工隊伍狀況的調查與思考/劉君
職工療休養融入“鄉村振興”的實踐思考/鐘偉 金生根
引領職工建功立業 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劉俊剛
經驗交流
創新“四項機制” 加強工會協理員隊伍建設/江蘇省南京市總工會辦公室
“黨建+職工之家”:切實增強工會“三性”/張志海
五個注重:推動新時代工會經審工作創新發展/殷樞衡
“1+3”模式精準對接職工需求/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工會工作委員會
打通職工技術創新的“最后一公里”
——開灤集團設立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孵化園為職工成果轉化搭建平臺/趙春長
探索校企結合“現代學徒制”新模式/王君東 吳長貴
把勞模創新工作室建成企業創新創效的“動力源”/房衛
全總信息
全總為建行“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勞動者港灣”授牌
新情況新舉措
《陜西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實施
全國首個勞模工匠協會在杭州成立孔勝東當選理事會會長
濱?h探索“協會+工會”組建模式
安吉縣開展技師級別直接認定工作
黨政與工會
蘇州市出臺意見加強黨建引領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工作
滄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
銀川市總工會“黨工共建”打造區域化職工之家
地方工運動態
重慶市總工會夯實基層基礎 深入推進工會改革創新
遼寧省總工會加大對下級工會經費支持力度助力服務大局服務職工服務基層工作創新發展
福建省各級工會積極做好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陜西將從五個方面發力 提升農民工市民化水平
通州武清廊坊三地工會簽訂交流合作框架協議
廣元市總工會“四結合”促集體協商提質增效
鷹潭市總工會落實服務職工“十件實事”
日照市總工會實施“工創”行動 打造職工創新創造新引擎
撫州市:臺商首獲市五一勞動獎章
無錫工會實施“眾創行動”推動職工創業
儀征市總工會“三個規范”全面提升基層組建水平
泰興市總工會實施“英才·興泰”三大計劃
連云港市贛榆區總工會著力為職工就業“鋪路”
丹陽市總工會“八大活動”奏響勞動贊歌
肇慶市高新區工會推進職工食堂建設 溫暖職工的心
產業工運動態
浙江省教育工會開展職工志愿服務活動
鄭州市推進“房產中介員入會”試點工作
邵陽市律師協會工會聯合會成立
寶應縣成立縣級行業三方委員
基層工運動態
安吉縣志愿者律師與鎮街工會結對:為企業“問診把脈”
胡家鎮總工會成功調處一起農民工工傷賠償案件
平江街道工聯會實行“工會創業貸”
拳鋪鎮總工會“工會+扶貧車間” 助農民工增收
肥礦集團白莊煤礦工會落實職工維權職能
信息短波
基層工運動態
高郵鎮總工會“三舉措”推進工資集體協商
界首鎮工會“多舉措”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坂田街道進行外資企業建會攻堅行動
常陰沙聯農合作社打造“聯動工作法”
信息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