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卷首語·工運縱橫談
本刊特別報道
奉獻給勞動者的文化大餐
——中國夢·勞動美“五一”國際勞動節“心連心”特別節目回顧/閻偉
熱點聚焦
工會培養職工“工匠精神”的途徑探析
——以浙江省余姚市總工會做法為例/滕劍明
封面故事
高速公路的“養護神”
——記江西省高速集團贛州管理中心泰贛養護中心主任何水標 /李文星
主席論壇
認清屬性明方向 承擔責任展作為/張春生
增強“三性”,重在拓展“依靠方針”新內涵/ 劉傳偉
專欄·言論
“討薪反被判刑”是一堂普法教育課/曾志楊
從工會主席當義務理發員說起/董柏云
專欄·以案說法
企業破產重組,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如何依法終止? /劉業林
調查研究
甘肅省冶金機械工會工作現狀及推進之策
提升工會法律援助服務群眾能力的新途徑/顧國華 胡光林
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伍岳一
經驗交流
慈溪市規范化建設村聯合工會 推動落實中小微企業工會工作/陳迪
蘇州市高新區:“十大舉措”為企業降成本4.7億元/翟劍
真心訪民情 盡心解民憂 用心辦民事
——浙江省平湖市工會三個“一線工作制”服務職工常態化 /徐志良
下口村船員工會“五化”服務流動會員/伏在江
工會勞保督查員“三崗”檢查的實踐與思考/李小紅 趙星權
南昌鐵路局轉化推廣獲采納合理化建議成果——
“金點子”創效近7000萬元/齊貴強 李國光
新情況 新舉措
長春市總工會推行“會校企”聯合助學新模式
新城鎮工會突出“轉型+”精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阜寧縣總工會探索建立協商代表競選機制
十堰市鄖陽區總工會在鄉鎮推行“互聯網+工會服務”
興化市成立首家大學生村官工會
濱?h建立企業民主管理評估制
靖江市多部門組建普法微聯盟
黨政與工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強調:勞模精神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
山東省委宣傳部、省總工會聯合開展“齊魯最美職工”評選活動
長治市總工會與市人社局等部門聯合促進轉移就業
邯鄲市委召開首次工會工作議事會
承德市委書記周仲明強調:要把工會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撫州市委書記肖毅強調: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勞模精神
宜城市委書記李詩提出:群團組織要正視“四化”問題
高郵經濟開發區探索非公企業黨工共建助發展新模式
新密市人社局傾情服務農民工
淮安市淮安區黨委工會合力推動非公企業黨工共建
地方工運動態
廣西工會打造“一小時法律服務圈”
福建省總工會推進職業病防治工作
成都市總工會為環衛工人破解“四難”
鎮江市總工會“四個維度”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陽泉市總工會推出工資集體協商“清單工程”
寧波市總工會加強勞模服務管理工作
馬鞍山市總工會堅持幫扶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傾
九江市總工會將園區工會建成“承上啟下”樞紐
鹽城市大豐區總工會力避集體協商形式化
鄒城市總工會打造“1+5”互聯互通職工維權平臺
泰州市高港區職業化工會工作者活躍在基層
南通市崇川區工會干部勤念“四字訣”
洞口縣總工會在企業改制中維護職工權益
新沂市總工會“職工訴解中心”暢通職工訴求渠道
企業工運動態
江西省交通運輸系統舉行先進模范事跡報告會
鄭州市教科文衛體工會出臺職工之家、職工小家評選表彰辦法”
邵陽市餐飲行業員工有了自己的“家”
麗水市金融系統基層工會通過大聯合發揮大作用
攀枝花市財貿系統舉行職工演講比賽
基層工運動態
中鐵二局六公司海外勞模工作室激發技術創新潮
兗礦集團公司實施陽光治企工程 保障職工主體地位
邯礦集團金地公司工會助力企業人才培養
水礦集團公司工會:凝聚職工智慧 點燃創新激情
寧波市鄞州區70家企業走進四明職高招聘
江鈴集團工會把困難員工幫扶落到實處